美國“花花公子”日前宣布啟動其電商平臺PlayboyShop.com,開始打造名牌精品購物網站。這標志著花花公子的品牌重塑進入新階段。其實在早些時候,以成人雜志而著稱的《花花公子》即宣布明年三月全面改版,屆時雜志將不再刊登全裸女性圖片,而只提供“PG-13”內容(普通級,但不適宜13歲以下兒童)。人們不禁要問,沒有了令人血脈僨張的裸女郎,《花花公子》還是“花花公子”嗎?
開啟時代
時間追溯到1953年,美國人休·赫夫納創立了《花花公子》雜志,第一期內容即是瑪麗蓮·夢露的裸照。這不僅成就了一位世界級艷星,還開啟了一個時代的風向——在那個禁忌叢生的年代,《花花公子》因宣揚“活著不止是為受難,還要享樂才最重要”的生活理念而聲名大噪,自由、不羈由此被人們追捧。彼時對于特定人群,閱讀《花花公子》成為一種文化歸屬。而眾多的好萊塢女星也都以爭當其封面女郎為榮,其中不乏索菲亞·羅蘭、伊麗莎白·泰勒等大牌明星。
雖然現在年事已高,但在早期赫夫納卻是美國有名的風流人物,據傳其住所“花花公子莊園”常年有一群兔女郎整日在豪宅派對作樂。甚至在美國青少年中曾流傳這樣一種說法“長大后要像赫夫納一樣享樂!”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赫夫納塑造了與眾多金發女郎狂歡的形象——“許多女人的名字都以元音結尾,所有人的乳腺組織好像都充滿了氦氣”,當時的媒體這樣敘述到。在赫夫納80歲時,他與三個美女的生活還被做成真人秀節目《鄰家女孩》,并以此為藍本衍生出電子游戲《花花公子:豪宅》。
轉型“從良”
1972年是《花花公子》雜志的鼎盛期,月銷量達到破紀錄的700多萬份。然而近些年,伴隨互聯網的巨大發展,網絡對傳統紙媒形成巨大沖擊,時至今日,其銷量已銳減至80萬份/月。發達的網絡使各種美圖艷照、真人視頻唾手可得,這使得《花花公子》對于年輕一代的吸引力大大減弱。同時,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占據了互聯網的大部分流量,但由于內容審查、個人隱私等原因,這類平臺大多禁止裸照。為了有效規避,同時盡可能擴大受眾人群,《花花公子》開始“從良”。
為了進入蘋果系統,花花公子剔除了裸體內容,以生活貼士和雜志文章為主要內容,推出首款APP應用。2014年7月,花花公子又對自身網站重新設計改版,將一些在公眾場合不宜出現的裸照剔除,化色情為情色。“安全網站”的推出使受眾即使在工作時間也可以放心瀏覽,這讓花花公子重獲新生。據統計,改版以來花花公子網站流量提升了250%,獨立閱讀的用戶數量從原來的400萬猛增至1600萬,受眾人群也由之前以40歲為主的中年男性變為30歲左右的青年一族,且越來越朝年輕化方向發展。
事實上,作為一個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品牌,花花公子從未固步自封,一直以來都積極隨時代節拍轉型,即便在雜志業務的興盛時期,《花花公子》的內容也并不局限于性感女郎。毛姆,海明威,博爾赫斯等一批文壇星宿的作品都曾被其刊登,甚至尼赫魯,約翰·列儂,霍金,喬丹等眾多世界級大咖也曾入座接受訪談,其中不乏經典爆料:1976年還是美國總統候選人的吉米·卡特就曾對《花花公子》坦言:“我看很多女人的時候都有欲念。”
品牌塑造
除了性和女人,美食、體育、時裝等內容也都是花花公子的關注焦點,幾十年的積累,“自由、先鋒”成就了其獨特的品牌調性。據《紐約時報》報道,“系領結的兔子先生”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價值的品牌之一,其辨識度可以和蘋果、耐克比肩。
“兔子先生”有“雅痞男”之稱,是芝加哥藝術家保羅專門為“花花公子”設計的品牌形象。關于這一經典之作,有人曾這樣形容:“喜歡喝雞尾酒,配一兩盤開胃菜,聽著充滿情調的音樂從留聲機中緩緩流出,邀請一位女性靜靜的討論畢加索,尼采,爵士還有性”。
這就是花花公子,生活中在意藝術、哲學和性。作為一種特定時尚的締造者,赫夫納曾自爆睡過數以千計的嫩模,這些都為花花公子鐫刻上了獨一無二的品牌烙印——俏皮乖張的兔子,懂情趣,知分寸,對抗傳統的同時,炫耀彰顯自己的生活態度,用不羈引領時尚,做時代的弄潮兒。
品牌授權經營
“兔子先生”為花花公子締造出龐大的商業帝國。早在1955年,花花公子即推出了自己的品牌衍生品,帶有兔頭圖案的系列服飾。隨后其品牌逐漸涉及網絡,影視,選美賽事,化妝品,箱包,服飾等眾多領域,風靡全球的花花公子品牌眼鏡即是其中的代表。今天的花花公子已經成為一個品牌運營集團,通過品牌授權合作經營賺得盆滿缽滿。2014年,花花公子在全球150個品牌的品牌授權榜上排名42位。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花花公子在全球的授權合作收入有40%來自中國(盡管在中國,人們買不到《花花公子》雜志)
以花花公子服飾為例,在美國經歷了從高端到親民的發展過程,社會名流、普通大眾均有覆蓋。在中國,花花公子服飾最早作為美國文化的象征而流行——上世紀90年代初,花花公子與鱷魚等國外品牌被看做身份、財富的象征,但由此也帶來了大量的泛濫仿制。
未來展望
盡管身披品牌輝煌的光環,但受互聯網經濟的沖擊,花花公子也確實受到了很大影響。但通過減員,業務外包,剝離媒體業務,削減成本等一系列措施,花花公子也在逐步擺脫危機,并向品牌管理公司邁進。多元的業務甚至讓花花公子在2012年進軍線上博彩游戲領域。而花花公子的“轉型從良”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的。